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活动
这场座谈,双向解读新质生产力下的工程咨询“卓越”人才--万邦工程 作者:zjzjxh     2024-05-22    

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协同发展,创新资源共享,共同培育工程咨询行业新质生产力,5月11日下午,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万邦管理举办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并开展工程咨询卓越人才培养座谈会。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田聪,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图书馆馆长、教授王直民,工程管理系主任王鸿迪出席会议。万邦管理总经理陈建华、总师办主任马巧兰、综合管理部主任陈丽娜、人事主管王夏丹共同出席。浙江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代表参加座谈。

签约仪式由王鸿迪主任主持,双方领导发表致辞。

王直民教授介绍了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并阐述战略合作初衷。他表示,建设项目的经济需求是恒定的。浙江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创立20多年来,专注以投资与成本导向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管理,与万邦管理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战略定位十分契合。

当前,在工程咨询行业转型升级日益迫切的大环境下,希望借助此次座谈机会,与万邦管理立足企业实践经验,结合数字化趋势,探讨如何深化工程咨询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陈建华总经理对此次战略合作的意义深表认同,并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介绍万邦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他指出,“人”是构建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万邦管理高度重视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主要从两方面推进人才建设:

一是聚焦专业深度,纵深培养专家型人才。万邦管理倡导“以专业人做专业事”,分别设置了土建、安装、市政、水利等专业部门。同时在土建中又细分高档精装修、钢结构等专业,在安装中细分楼宇智能化、水电暖通等专业,将专业精细度做到极致,将每位员工都培养成为细分领域专家。

二是聚焦专业广度,横向拓展复合型人才。随着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不断深化,万邦管理强调“咨询向前向后延伸”,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资产项目,要能够承受时间压力,在项目规划阶段做好策划,全面考虑项目的合规性、经济性,同时要具备竣工验收后的运维能力。这就要求员工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浓厚的专业素养,成为T字型专家。

双方就培养方向达成一致,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万邦管理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搭建起校企共建平台。

按照《战略合作协议》达成的共识,双方将在工程咨询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享资源、共促发展,以“常态化人才交流、主题实践活动、产学研成果转化、创新学术研究”为抓手,拓宽人才培养合作载体,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支撑作用,共同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座谈会上,陈建华总经理从行业发展角度解读“卓越人才”。他强调, “卓越”二字是从用“人”到用“才”的转变,也是现阶段综合型咨询机构发展的痛点。行业、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业者必须跳出传统职业认知的局限,主动拥抱观念迭代和理念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以及逐步到来的AI时代,新质生产力需要的是具备数字化战略性思维和创新性应用,以及优秀的表达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建筑行业尚处于精细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但是数字化在执业过程中的运用,会逐渐改变从业者的思维模式。数字化的发展遵循“结构化-标准化-精细化”的递进过程,将冲击、加速高质量发展趋势下,传统行业认知的“解构-重塑”进程。

青年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强,能够及时准确把握前沿领域和新兴技术的变化趋势,应当肩负起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主力军责任。

王直民教授进一步将人才总结为三类。一是“合格”人才,即满足岗位需要的人才。二是“优秀”人才,即把岗位做专做精的专家型人才。三是“卓越”人才,指超越优秀的杰出人才,普遍具有以下特点:①专业能力过硬;②职业综合素质高,具备持续学习能力以及不断提升知识结构的转型能力;③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塑造。他号召学生在从学校到职场的身份转变中,要始终葆有初心,不断磨砺精进。

双方还就万邦管理“员工全职业生涯培养”体系、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工作、可持续性职业发展等实务展开讨论。

后续,万邦管理将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丰富“万邦智库”内涵,共享人才建设经验,助力工程咨询行业打造新时代人才高地,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万邦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供稿